記者楊基山/整理報導
台灣軍伕雖然有較高的薪酬,階級卻很低,在日軍向來被看不起,付出勞力的同時,還常遭到不公平的待遇,這也是中日戰爭的起因之一, 在拉包爾海軍工員等台灣人的處境,亦復如此,戰爭結束後,他們亟欲擺脫日軍的管理,乃是一種正常的反應,於是大家在滯留新不列顛島共商成立名為「台灣民團」的組織,想要自己管自己。
民團組織在拉包爾駐地,先後有朝鮮人和台灣人成立,主要是成員皆來自日本人視為低等民族的殖民地,若仍留在日本軍隊中,除了要分食配給物資外,也有低人一級的感覺,而「台灣民團」不但台灣人管台灣人,美軍的救濟品,也源源不斷,「米、麵、罐頭、衣服、日常用品,要什麼有什麼」,不用再擔心挨餓問題。
大約同時期赴日製造飛機的台灣籍日本兵,戰後也在神奈川成立「中華民國高座台灣省民自治會」的組織,負責交涉食糧配給和返台事宜,不僅團結一致也在回鄉後,成立同學會聯誼交流,相對於拉包爾的「台灣民團」,竟因管理層被指為分配不均而吵成一團,甚至相互幹架,原本不想介入的美軍,最後還是採取「斷糧」手段。
「台灣民團」係以海軍工員、陸軍奉工團及農業義勇團為成員,多數幹部為素質較高的台北州人擔任,因而引起南部人的不滿,以分配不均為由製造糾紛,多次引起衝突。陳禁田表示,「這些類人是最怕日本的『台灣警察』,欺侮正業人,索取勒索不該拿的金錢財物」,且認為其指摘並非事實,根本是來鬧的。
這種內鬨情況持續沒多久,有天「台灣民團」團長集合成員,轉達美軍的最新指令,即從翌月起停止供應救濟物品,從此「糧食由民團自理」,一時間大家都不知怎麼辦,默默然走回宿舍,接著開始有人恢復搶種地瓜、樹薯、木瓜等農作,擔心重回饑餓的生活,後來,幹部決定再向日軍求援,三餐才勉強獲得解決。
▲書寫回憶錄時的陳禁田。(圖/摘自回憶錄)
戰爭宣告結束250天的某天黃昏,載著陳禁田等人返鄉的船隻,終於駛離辛普森港碼頭,正式揮別拉包爾,這一刻他和倖存的三位宜蘭同鄉向著陸地含淚齊喊戰死同僚的名字,希望他們也能「上船」,一起回到出生地台灣,不要魂留異鄉,這一幕令人聽來鼻酸不已,而戰爭所帶來的台灣人悲情,會就這樣結束了嗎?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