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楊基山/整理報導
本整理文的首篇,已提及同為華人的台灣籍日本兵,和國軍戰俘竟悲情地在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「相遇」,這是在陳禁田所撰《台灣軍伕參戰從軍回憶錄》,與國防部出版的《南洋英烈》兩書中,留下的口述見證,讓台灣人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。
1942年8月,陳禁田抵達新不列顛島後的5個月,有一批中華民國籍的日軍戰俘,由上海分搭10餘艘小客輪也來到拉包爾,總數有1500人,國防部編印的《南洋英烈》一書,記錄了這段史料,比對台灣籍日本兵的遭遇,這些人在島上付出勞力的生活,更為不堪,部份倖存者最後也輾轉隨國民政府來台,共同成為悲情的目擊者。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。這是民國98年國防部在處理國軍陣亡將士遺骸及墓塜專案時,所訪談留下的「二戰期間巴布亞紐幾內亞境內國軍將士紀錄」,書名為《南洋英烈》,其主編之一是宜蘭籍的退伍軍官陸軍聲,也是今在縣內知名度甚高的「小鹿亂撞樂團」創辦人,筆者經營員山機堡期間,他特別送書前來園區。
▲《南洋英烈》一書記錄國軍戰俘在拉包爾的生活故事。(圖/楊基山提供)
原本分別被關在南京和上海監獄的這批戰俘,曾參與赫赫有名的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保衛戰、衢州等處機場爭奪戰,及戴笠的忠義救國軍和少數其他戰區的被捕成員,挑選健康狀況較佳的1500人,於1942年底集中在上海搭船,經過一個多月的行程,才在完全陌生的拉包爾靠岸,比對時間,幾天後日軍倉皇敗走南方基地索羅門群島。
一個多月的船上宛如地獄般生活不說,踏上潮熱難熬、蚊蟲特多的拉包爾,導致戰俘罹病的人愈來愈多,從幸運活下來的目擊者陳述,其工作性質與台灣軍伕相近,地點就在辛普森港附近,由此推論,從事醫務的陳禁田一定在各地的野戰醫院,接觸過這些國軍,只是耐人尋味的是,他在100多頁的回憶錄中,竟然「隻字未提」。
或許有人會說,雖同為華人,然在太平洋戰爭時期,陳禁田與國軍戰俘有「國籍不同」的糾結,但是他對久居拉包爾而來自閩南的僑民,卻又多所敘述,書中甚且提及三名華僑遭日軍以間諜之名,載往叢林內槍斃,更親眼目睹三人跪地求饒而不可得的慘事,即使如此,倖存的國軍戰俘在受訪時,反有感謝台灣兵對他們的友善。
陳禁田撰寫回憶錄的動機,起於日本共同通信社記者的來函;《南洋英烈》一書的出版,則是一篇媒體的報導,引來國防部對魂斷異鄉國軍遺骸的關切,找到倖存者進行口述歷史,兩者對拉包爾在戰火下危境的描述,幾近雷同,而國軍戰俘因病遭集體活埋事件,則是書中最慘絕人寰的一幕。(待續)